我和“1412”的故事? |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“1412”激发育人新活力

发布者:宋福慧发布时间:2025-03-25浏览次数:26

在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商务学院的6202实训室,每晚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,键盘的敲击声和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。这里,一个由1名辅导员、4名班主任、10名学业导师和200名学生共同组成的“1412”师生创育融合体,正在“数商赋能乡村振兴”项目中,探索职业教育的新范式。


该项目以网格化架构搭建育人共同体,将“三全育人”理念转化为“政校企村”四方联动的实践体系,致力于培养数字商务领域的生力军,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。

技艺筑基,双线融合


项目组构建了“技能精进+思政铸魂”的双轨育人体系。辅导员吴冬雪创新打造的“乡村振兴青年说”品牌活动,将政策解读转化为青年担当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乡村振兴的意义;学业导师崔翔带领团队每周开展两次“理实一体化”训练,通过四大模块的递进式培养,让学生在真实项目场景中掌握数字营销全链条技能。


三维赋能,校企协同


项目组搭建了“校内实训基地+企业实战平台+乡村实践场域”的立体化培养体系。校内“数字工坊”模拟真实电商运营场景,企业“真岗实战”让学生参与完成云端商城搭建,乡村“服务基站”则开展“一村一品”数字化改造专项行动。通过多元指导矩阵的构建,学生团队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,如助力企业电商渠道销售额提升37%等。


生态重构,项目驱动


项目组创新了“社团项目化-项目产品化-产品品牌化”的运作模式,形成了数字营销服务、产业升级服务和人才培育服务三大板块。通过为农产品设计IP形象、开发智慧果园管理系统、开展数字能力提升计划等措施,项目团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。同时,依托“乡链通”助农平台,整合县域特色农产品资源,构建了生态化服务体系。


项目组规划了技术升级、模式升级和机制升级三大路径,致力于引入前沿技术、开发评估体系和构建利益共享机制。目前,正与章丘区政府共建“数字乡村研究院”,并研发了农产品智能定价系统,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。

从实训室的方寸天地到齐鲁大地的广阔田野,“1412”师生创育融合体孕育的乡村振兴项目,在2024年获得“建行杯”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,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铜奖。青年学子的数字技能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相遇,催生出了一系列创新实践,如“章丘大葱云端节”“沂蒙桃香数字行”等。这些实践不仅为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更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了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信念种子。


体系升级,长效赋能


项目组着眼乡村数字化发展新趋势,规划了“技术迭代-模式创新-机制优化”三位一体的体系升级路径。在技术维度,将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和大数据画像技术,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智能预测模型,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溯源平台,打造覆盖“产供销”全链路的数字基建。模式创新方面,深化“县域经济共同体”建设,与京东云、浪潮集团共建乡村数字人才联合培养基地,探索“校地共建数字产业学院+企业冠名订单班+村级电商服务站”的产教融合新形态。机制优化领域,将乡村服务实践纳入学分认证体系,构建“培训-实践-认证-就业”的闭环机制。同时,未来三年内建设20个示范性乡村数字工坊,培育100名具备数字营销、智慧农业和电商运营能力的复合型新农人,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职教样板。
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大学城文化路888号
邮政编码:225009